第一次知道蔚县这个名字便是因为打树花,看到如此奇特又如此绚丽的民俗表演,这个地名便深深的印在了脑海之中。这次,在亲眼看打树花的愿望变成现实的同时,也被暖泉古镇的朴素所打动,堡子里的光阴,自顾自的流淌,留下只言片语,似水年华。
堡(bǔ)子在北方指有城墙的村镇,蔚县的暖泉古镇便是由三个相连的堡子组成。让暖泉古镇闻名的是这里流传下来的三项非物质文化遗产:拜灯山、剪纸和打树花。这次,我便是专程为了这打树花而来。
打树花原来是这里流传下来的一种过年时的民俗活动,只在春节时候才能看到,如今,汇集了拜灯山、剪纸、打树花三项非遗绝技的大型室内演出《天下第一堡》几乎每天都在这里新建的剧场里上演,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、欣赏打树花这项绝技。
蔚县的剪纸源于明代,风格独特,是全国唯一的一种以阴刻为主、阳刻为辅的点彩剪纸,这种剪纸不是“剪”,而是“刻”,以薄薄的宣纸为原料,拿小巧锐利的雕刀手工刻制,再点染明快绚丽的色彩而成,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。
据说当年暖泉镇有好多铁匠作坊,每逢年节,富人们燃放烟花庆祝,铁匠们也同样渴望着热闹喜庆,但他们买不起烟花,于是从打铁时四溅的火花中得到灵感,把熔化的铁水泼洒到古堡城门上方的砖墙上,好似朵朵烟花盛开。这种特别的“烟花”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普通老百姓,因此便有了每逢过年“富人放烟花,穷人打树花”的民俗。
匠人会趁着前一场烟花还未散尽时,接连再泼上几勺铁水,火花此起彼伏,错落有致,这是一场极致的视觉盛宴,是一场让人心情澎湃的演出。
灿烂的打树花背后,是匠人们的辛苦付出:柳树根做的勺子必须先在水里浸泡几天,之后再用慢火把表面烘干,这样勺子才不至于被铁水烧毁,而且勺把儿也不会太热。原来打树花时,匠人穿的羊皮袄、戴的斗笠就是为了防烫伤的,但尽管处处提防,多多少少还是会被溅落的火星儿烫着,因此,匠人的手背上总是布满了旧疤痕和新烫的水泡。现在有了防护服和手套,但这项表演依然是高危的。
据说,2013年整个暖泉镇总共只有4个人会打树花,三位师傅,一位不太熟练的年轻徒弟。有人说,将打树花搬进剧院缺少了在城楼前的原汁原味,而我想说,希望随着这项表演的日常化,能让这项古老的民俗技艺传承下去。
西古堡被誉为“中国第一堡”,建于明代嘉靖年间,堡内现在仍有保存完好的明清风格民宅180所,较大的九连环、四连环式套院6所。其中5所院落对外开放,或是博物馆,或是影视剧拍摄地,像《亮剑》、《鬼子来了》都是在这里拍摄的。
旁边的北官堡更加古朴,这里的门楼还在,最早的打树花便是在北官堡的这座门楼下进行,墙上沉积了500余年打树花的遗迹。
可以用“原汁原味”这四个字来形容北官堡,一整片呈鱼骨形分布的房屋、街道都基本保持着原貌。北官堡始建于明代初期,到今天已有近700年的历史。古堡昔日的繁华景象已经不再,现在的民居多为土木结构,尽管有些已经破败不堪,但精细考究的木雕门楼更显古朴大气。
堡内的卢家小堡与北官堡形成“堡套堡”特色,卢家小堡静静地伫立在黄土高坡之上。相传,当年明军把蒙古兵打退,仅剩下一户卢姓人家,在此繁衍生息。后来,宗、刘、侯、张四大家族迁至此地,修筑城墙,建成北官堡,从而形成了“堡中堡”的独特格局。
蔚县的物产丰富,这里极适合种植谷黍类的作物,当地出产的食材配上世代相传的手艺,成就了这里众多朴素却美味的小吃,早餐逛吃逛吃的节奏居然一连吃了三顿。先是和油条长得差不多的糖麻叶儿,这是一种当地的传统小吃,吃起来的味道像糖油饼。
TIPS:
1.暖泉古镇门票:120元
2.《天下第一堡》门票:180元(室内)
演出时间:周日-周四15:00-16:00;周五、周六15:00-16:00、19:00-20:00;周一休息
联系电话:0313-7029999